在台南的南門公園你只要轉個身就可以從清朝到日治時期~

清朝時大南門是通往鳳山城的主要孔道,出城外是荒涼的墳區,無賴、羅漢腳,甚至土

匪常聚集此處滋擾鄉民或商旅,所以清廷特別將城門設計成半月形的甕城,當敵人來犯

時,只要假裝外廓門被攻破,讓敵人進入外廓與城門的狹窄空間內,就可以甕中捉鱉,

故名甕城。

目前原臺南市區內現存的城門有悅兌門、大東門、大南門、小西門,當中臺灣府城的大

南門又稱寧南門

以台南的古蹟大南門命名的南門公園,除了大南門還有南門電影書院(原台南放送局)和碑林

,感覺台灣各地好多公園裡都有不同朝代的遺跡混在一起安身。

P1390271.jpg

大南門在清雍正三年由知縣督建,於孔廟前立大南門。大南門原建材為泥土牆,之後考慮到

府城春夏季時多雨維護不易,便於清乾隆五十三年改建為三合土城,並將城門改為類似大東

門型式的兩層樓建築。

一進南門就看到好多孩子露出玩樂時開心的笑容,不知在玩什麼遊戲。

P1390273.jpg

日治時期因為市區改正計畫,許多城門牆等遭到拆毀,僅部分倖存,大南門是其一,然而

1963年卻毀於一次暴風雨,1977年依原樣重建,成為今日所見之形貌。內門上有寧南門三

字、外門上有大南門三字。內城城壁嵌有清道光二十八年所立的示禁碑,上書農商負販,車

牛往來,不許兵役勒索,特示,可想見當時吏治情形。如今大南門的周圍已整建成一個小型

公園,時有民眾圍聚老榕樹下聊天、下棋、乘涼,風景佳,並融合古今別具往昔特色的城門

空間活動,是休憩閒聊的好地方。

原來大南門是1977年重建的呀,怪不得沒有那種古老的氛圍。

P1390281.jpg

44年的歲月也能讓小樹長成大樹了

P1390277.jpg

大南門的門樓二旁分別放了大砲來鎮守,但不懂大砲為什麼要塗成紅色...

P1390284.jpg

這個問題太複雜,還是看孩子們開心的玩一二三木頭人遊戲好了~

P1390300.jpg

雖然二月時還有部桃的院內群聚疫情讓大家繃緊神經,但孩子們開心玩樂正是台灣防疫有成

的成果。

P1390303.jpg

大南門的後方

P1390314.jpg

南門公園裡還有一個蒐蘿台灣各時期石碑的碑林 

南門碑林是臺灣日治時期,為了在臺灣博覽會中展覽而在昭和十年(1935年)收集45座古碑而

成,二次大戰後臺南市政府在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又從赤崁樓搬來15座古碑,之後又添加

3座古碑,現計共有63件古碑。其收藏的碑依其內容可分為紀功碑、修建碑、建築圖碑、捐題

碑、墓道碑與示告碑六類。

P1390330.jpg

不懂石碑的huey對石碑上的精美彫刻覺得好美,但有些碑上的彫刻嚴重風化已不復往日的

美麗,既然有心保留,為什麼不給它們一個好一點的環境...

P1390335.jpg

背對大南門轉個身就可以看到日治時期的台南放送局建築,真的是很簡單的就可以從清朝治

台的二百多年(1683~1895)穿越到日治時期呢~

日治時期的廣播事業由臺灣放送協會管理,設有五個廣播電臺與六個放送局。臺北放送局最

早於昭和3年(1928年)開始播放,而最後設立的為昭和19年(1944年)才開始播放的花

蓮放送局。臺南放送局則於昭和7年(1932年)落成於臺南市桶盤淺大南門遊園地內,其放

送所與演奏所也位於此處,而中繼受信所則是位於台南市後甲的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內。台南

放送局的放送事業於1932年4月1日開始,呼出符號為「JFBK」。在當時如果要收聽廣播,

必須向臺灣放送協會提出收音機登記,並繳交月費。除了放送局外,有些城市的公園裡建有

播音亭來公開廣播。

台北的228公園裡就有一座日治時期的播音亭,還曾經放送過二次大戰時日本天皇宣佈投降的

天皇玉音。

P1390343.jpg

二次大戰後,臺南放送局由中國廣播公司接收作為臺南廣播電臺。1997年,中廣臺南臺遷出

。2000年5月至2005年9月為臺南市文化基金會的辦公處。2001年7月,由臺南市政府指定

為市定古蹟。2010年1月開始古蹟修復工程,2011年底完工。2012年7月,臺南市政府委

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成立臺南市南門電影書院,定期安排播放各式節目。

想說南門電影書院過年應該有開放就沒查開放時間,沒想到也放年假去了

P1390345.jpg

原臺南放送局的建築為臺灣建築進入現代主義的一個過渡期作品。其主入口朝向北邊,設有

門廊,而在門廊之後便是玄關,於玄關兩側及二樓則是辦公空間與廣播空間。其建築材質為

鋼筋混凝土,外牆則貼上了不同顏色的面磚。外觀並未像一般公共建築予以對稱處理,頗似

一棟帶有現代元素的洋風住宅。

P1390349.jpg

放送局門廊位於建築物中間,由兩根圓柱與兩根方壁柱支撐,屋簷部分則有托架承接出簷。

主屋的一樓兩側開有長方形大窗,但窗角作成圓弧形;二樓東半部的東、北兩面開有長方形

窗,而在大窗雨庇之上又開有圓形小窗,至於西半部的西、北兩面則開有八角形窗。而屋身

部分則以東半部略為大些,屋頂也相對突出,四角攢尖,在尖頂之上還有裝飾。

突然發現建築部份雖然是西洋風格,但屋頂卻是中國風,果然是臺灣建築進入現代主義的一

個過渡期作品

P1390351.jpg

爬文發現碑林旁的甘棠遺蔭碑前原本有台南知名的吳園主人-吳尚新的墓碑及一些墓拱石的

構件在前面。

吳園之主吳尚新是清代知名殷商,後人於民國80年將其墓碑和墓拱石構件捐給市府,曾一

度置於延平郡王祠庭園,遭到附近居民強力反彈,後輾轉於民國96年安置於南門公園碑林

,期間一度考量遷入吳園,然擔心影響遊客參觀意願作罷。 因民眾對墓碑仍有忌諱與疑慮

,於106年7月將石碑遷移至隆田石質文物典藏庫進行妥善保存。

甘棠遺蔭由來:甘棠是一種高大落葉喬木,甘棠遺愛、甘棠遺蔭出自詩經《甘棠》的詩篇,

典故是:周宣王時的大臣召伯,在巡行各地時,都在路邊的甘棠樹下搭個草棚辦公、過夜;

召伯死後,老百姓很懷念他,對甘棠樹都不忍傷害,連孔子也說:我看見甘棠就像看見宗廟

一樣肅然起敬。於是甘棠遺愛、甘棠遺蔭就成了古人對離去官員政績的懷念或讚頌。

(文字轉貼自:5)

甘棠遺蔭碑應該是吳園後人所立,很可惜的是在公園內看不到任何說明牌,真是可惜了一

個這麼有故事的碑。 

P139034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ey 的頭像
    Huey

    ~Huey's simple life~

    Hu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