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屏東公園後方有座屏東書院當然要來看一看~
「書院」為漢民族相當重要的教育體制,據考發端於唐朝,迄明清仍維持不墜,前後連亙
達一千餘年。清朝初期,為防漢人群聚徒黨,書院曾一度遭禁,並以義學代之,雍正11年
(1733年)朝廷改變政策,明令各省廣建書院,此後方漸興盛。
山東曲阜的孔廟,廟前照牆通書「萬仞宮牆」,屏東孔廟照牆上書「九仞宮牆」,均意指
孔聖之學極其高深,必須得其門而入,才能見到「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充分反映出傳
統書院的特色。
huey家所在的高雄市鳯山區就有一座有著二百年歷史的鳯儀書院,看到另一個家鄉的屏東
也有一座書院當然想來看一看,只是到屏東書院的時候看到距離早上的十二點閉館時間只剩
十分鐘,於是就非常快速的逛過一遍。
連去看:二百年後的相遇-鳳儀書院-建築篇
臺灣書院之始,是靖海侯施琅建於清康熙22年(1863年)的府城西定坊書院。迨至康熙43年
(1704年),由東安坊義學所改制的臺灣第一座典型書院-崇文書院正式設立,隨後海東書院
等漸次於臺南府城附近設立。
先進去逛完後再出來拍屏東書院的山門,此時工作人員已經都把門給關好了
乾隆之後,書院發展快速,設置地點亦不斷擴大。也漸有民間參與興學,官民力量之匯集,
使書院得以獲得更進一步擴展之動力,當時全臺總共有62所書院,幾乎遍及各地,對臺灣
的教育發展十分重要。
屏東書院係嘉慶20年(1815年)鳳山知縣吳性誠命歲貢生郭萃、林夢陽所建。建成之初因經
費拮据,僅樹立本體而未加華彩,經劉蔭棠會請郭萃、劉瑞麟、蕭啟德、蕭啟元等協力勸捐
,方添漆繪而使形制更加完備,再經接辦者戮力經營,並陸續購置租產,使營運經費不虞匱
乏。據文獻記載,光緒6年(1880年)書院曾重修,該次工程係由鄭贊祿所主持。
圍牆上窗櫺中的"文"字裝飾好特別
日治初期殖民統治者為普及教育,引進新式學校,學院功能遂被取代。屏東書院因之改為孔
廟,昔日盛況蕩然無存,僅餘春秋二季祭典活動。由於其所有基本財產被迫捐出予阿猴公學
校作為獎助學金,導致無力修繕房舍,終而日漸傾頹。
走入山門後看見孔廟都有的鏞鐘,爬文發現另一邊放的是晉鼓...沒拍
昭和12年(1937)屏東市推行市區改正,鑑於「屏東書院」與新設公園相衝且建築年久失修
,市尹宗藤大陸為延續孔廟香火,乃有編列經費以進行移轉改築之計畫。
真的是先求有再求好的屏東書院,建築沒有過多裝飾非常簡約
斯時適有東京帝國大學之古代建築學權威藤島亥治郎博士來訪,據云「臺島雖有幾多文獻,
而能依原形以保存者,惟本院與澎湖文石書院而已」,遂率一行赴現地踏勘視察,認為其建
築規模雖小,但模樣樸素瀟灑,頗具書院特質,且門楣之雕刻,水準不讓奈良法隆寺,故於
離屏之際,反覆叮嚀「若改築,必依舊形,是所切望」。
雖然日治時期把清朝留下來的城門幾乎拆光,但還是有保留一些清代建築給台灣人,阿...大
成殿沒開放哦...
同年年底改築委員會成立,積極向市當局交涉遷建位址,旋即順利無償取得基地,改築工事
自昭和13年(1938年)11月18日開始,至昭和14年5月中旬完成,書院遂由原阿猴街東(今
中山公園)移至今址,並勒碑紀念。(在照圍牆後方,沒拍到~><~)
現在的中山公園裡也放了很多有的沒的,有屏東神社殘跡、阿緱城城門一座、體育館、田徑
場、青少年中心、圖書館、二二八紀念碑、老人活動中心等等
臺灣光復後,屏東書院因欠缺適當維護日漸殘破,囿於百廢待舉,經費抉据而無力進行,直
至民國66年方委請當時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漢寶德先生研究修復。因漢氏認為孔廟應有其
體制,遂將書院建築之廟堂前移4公尺,中堂改為大成殿,後殿改為崇聖祠,兩廂原有學舍則
改為兩廡,並將正面圍牆左右二道側門改為圓形門洞。該修復工程自民國67年7月3日開工,
於隔年9月28日完工,書院雖獲得維護,然其形制卻已更動。
看來以前的古蹟修復修舊如新和屏東書院被改建比起來也可以接受了(並沒有!)
屏東書院創建至今近200年(1815-),因極具歷史文化價值且保存尚稱完善,於74年(1985)
被指定為三級古蹟。清末臺灣雖曾設有大量的書院建築,但歷經日據時期與光復後的變遷與
破壞,至今僅餘12座保存較好的書院得以列入古蹟名單,而南部地區數量稀少,僅屏東書院
與高雄鳳山的鳳儀書院等二處,故顯彌足珍貴。
屏東書院目前前殿奉祀孔子、孟子、顏子、曾子四聖,後殿奉祀孔子世祖。至於東西蕪廂形
同書院齋房,則祀孔門四科十哲等成名弟子,及歷代經學家如鄭玄、朱熹等。
被改建過的東廂房裡頭放了好多古代學霸的牌位,西廂好像也有,但午休時間快到了工作人
員出來趕人了,只好快轉走過
東蕪走到底是耳房之一的禮器庫,右邊是增加空間層次感的單坡迴廊
後殿上的匾是屏東書院創建時就有的,沒拍好糊了
據說定名「屏東」的說法之一,是以地理位置而命名。因為位於半屏山以東,所以為「屏東」
。另一個說法是屏東書院當年有副佚名對聯,上聯寫道「屏臨太武,戶距緱山,依然大地鍾
靈,宏開勝境」,下聯「東樹風聲,西來雨化,頓覺文明人世,聿煥新猷」。取藏頭「屏」
、「東」二字為名,就成了地名。
感覺第二個說法有點神,如果有這副對聯應該可以考據的到,還是以地理位置命名的說法比
較可靠。
後殿的腹地也很寬敞
雖然大成殿的門沒開,但有通往後殿的通道,所以還是看到了大成殿的模樣
侑經國先生提字的匾置中,孔廟的萬世師表匾就放在一邊。
主祀孔子,配祀孟子、顏子、思子、曾子四大賢人的神龕木雕很美也,可惜沒時間細看
鼓下方的座很有意思,原來是祭孔時的樂器...吧
右側的耳房是樂器庫
屏東書院的側門也有一排和建築等長的廂房,是後來增建的
側門廂房裡頭看的到有放置桌椅及展覽物品
沒開進不去,而且也沒時間了,還有5分鐘就閉館午休,工作人員已經在趕人了...
側門廂房最後方有座椅讓人乘涼,只是這種天氣還是不要的好
走出側門前再一拍~
屏東書院(孔廟)在屏東縣屏東市勝利路38號 08-7361544
開放時間:08:00–12:00、13:30–17:30(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