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日午後的散策,想說前陣子剛好看到一個歷史名人的老房子就過來瞧瞧~

瀨南街的民居裡有著小小的通道連接,每走一條都會遇到不一樣的空間...

P1250222.jpg

警戒中的貓是在保護牠的孩子...

P1250224.jpg

歷史名人的家沒開放....

林迦(1888年4月20日-1972年12月28日),清末出生的臺灣人,企業家。畢業於臺灣

日治時期高雄第一公學校後在書房學習漢文,29歲和弟弟經營茂源布行及貿易行,隨後擔任

高砂信用組合理事、改組經營困難的有限責任中洲漁業者購買生產組合,戰後出任高雄市首

屆鹽埕區長,因其子擔任高雄市議員、國民大會代表林瓊瑤創辦高雄三信和三信家商而家喻

戶曉。林迦與駱榮金、黃慶雲、胡知頭、蔡媽基並稱塩埕五虎。(文字轉貼自:這裡)

P1250232.jpg

走另一條通道又看見貓~~

貓看見huey也停格了一下😂

P1250235.jpg

沒想到會遇到瀨南街的社區營造點...

「鹽埕」就是鹽田,用人工把凹凸的土地整平,而引海水晒鹽的地方。在臺灣俗稱「鹽埕」

。高雄最早製鹽記錄是明末沈光文〈平台灣序〉中所說的:「鯽魚潭,可饒千金之利,打狗

澳能生三倍之財;曝海水以為鹽,爇山材而為炭。」也就是記載明鄭時期,打狗地區已有鹽

場、鹽商,而且獲利很高。可見高雄的鹽田由來相當久遠。現在鹽埕區已看不到任何鹽場遺

跡,但仔細找一找,可以發現有一條「瀨南街」存在。「瀨南」正是高雄鹽埕的別名。

P1250237.jpg

根據傳說:康熙末年由官府招來漳州府南靖縣人──趙元、蔡媽為、黃孔三人率鹽丁二十餘名

,先在「打狗」(高雄)開闢鹽田,逐漸形成鹽埕庄。1694年(清康熙33年)高拱乾撰《台灣府

志》載明:「鳳山縣鹽埕一千三百二十二格,共徵銀一千六百八十兩。」當時鳳山縣的鹽埕,

就是後來的瀨南鹽埕。現在鹽埕區的瀨南街及瀨南里等地名,就是台灣光復初期,鹽埕區區

長林迦先生倡議命名,以紀念這段史蹟。

恩~關鍵字林迦出現了~

P1250238.jpg

據傳先民利用乾季所晒的鹽,收成以後,於雨季來臨之前回大陸,等過了雨季再渡海來台灣

。因此,在晒鹽期間,只能在鹽埕中,搭蓋簡陋的茅屋,以遮風避雨,直到攜眷渡海的禁令

解除後,先民得以攜家帶眷來台,終於定居下來,形成聚落。

瀨南鹽場的鹽田與如白雪般的鹽堆,便成為「鹽埕」的主要景色,加上成群鷺鷥飛越其間,

十分優美,因此早期「鹽埔曉鷺」,就入選為「打狗八景」之一。

P1250239.jpg

1756年(清乾隆21年)清廷另於鳳山莊大林蒲設瀨東場,又於彌陀港設瀨西場。1912年(民

國元年、日大正元年)高雄築港第二期工程全面施工,日人廢瀨南鹽場,整建為新市街。如

今瀨南鹽場已成為歷史名詞。(文字轉貼自:這裡)

P1250247.jpg

1211165440_o.jpg

無人居住的老屋,斑剝了的牆面...

P1250275.jpg

荒廢的水池

P1250277.jpg

P1250281.jpg

新舊的建築卻有著一致的鐵製花樣,該說主人是懷舊呢?還是只是為了和隔壁有著一致性...

P1250287.jpg

往回走看看貓咪們還在不在...

P1250291.jpg

被瞪了~

P1250294.jpg

又繼續睡去的貓兒

P1250299.jpg

瀨南街也是鹽埕的賊仔市的所在,賊仔市以前因為交易方便、隱蔽性好,常常會有人偷牽腳

踏車來此銷贓、或是來這變賣偷來的西裝外套,於是才有了「賊仔市」的名稱。但這裡最主

要的商業還是靠著登岸船員私賣的貨物與跑單幫的店主支撐起來的,全盛時期的賊仔市可是

有不輸給舊堀江的繁榮。(文字轉貼自:這裡)

雖然市場入口大大的掛起公休日,還是有店家開口做生意...

P1250300.jpg

關於賊仔市的另一個故事:當時的出海人,辛苦的時候兩個人分一顆饅頭就是一天。為了養

家,一年只能見家人一面,每一次出海盡可能帶回最大貨量,甲板、船底能塞能擠的都不能

放過,這樣的做法非常危險但也存在著當時的無可奈何。(文字轉貼自:這裡)

以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代購吧(才不是這樣說的!!),早期的代購為了不被海關課稅也是有各種收

東西的眉角...

P125021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ey 的頭像
    Huey

    ~Huey's simple life~

    Hu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