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路過順便進去逛的概ㄚ念~
先是被這個豪華的側門給吸引的
走到正門才知道是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了配合各項現代化教育之實施,創設了「台灣教育會」,並於昭和
6年(1931)4月,責成當時台灣總督府營繕課之井手薰設計完成「台灣教育會館」。落成
後,此館隨即成為當時各式演講會會場、教育成果展示場地,及電影製作放映與美術展覽的
重要場所。不僅是台灣首座現代化的藝文展覽館,對日治時期的台灣社會而言,也是與世界
現代藝術對話的重要窗口。
過去「台灣教育會」主辦的「台灣美術展覽會」,堪稱當時台灣美術界年度大事。今日所見
之台灣前輩畫家,如陳澄波、廖繼春、楊三郎、顏水龍、劉啟祥、洪瑞麟、藍蔭鼎、陳植棋
、郭雪湖、陳進、林玉山、李梅樹、陳敬輝等人,皆因在台展備受肯定,進而轉進日本甚至
遠赴歐美深造有成。
1945(民國34)年8月29日,國民政府任命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同時依《台灣省
各級民意機關成立方案》設立「台灣省參議會」,並借用「台灣教育會館」做為辦公與開會
場所。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三十名省參議員中,有王添灯被捕喪生、林連宗失蹤,及林日高
、馬有岳受到拘禁等事實,此館因而成為戰後台灣人追求民主的重要見證及二二八事件的重
要歷史現場。1949年,此館由「台灣省教育會」接收,惟建物卻仍由「台灣省參議會」與
改選後的「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繼續無償使用。
1959年,「美國在台新聞處」在臨時省議會遷走後次年遷入。1979 (民國68) 年,中美斷
交,新聞處改稱「美國文化中心」。1991(民國八十年)底,省教育廳為配合「南海更新計
畫」擬改建大樓,「美國文化中心」遷出,卻因文化界反對改建而擱置;其後一度由「中國
童子軍總部」承租,1993年6月,再由「美國文化中心」續租,此建物也在同年被指定為三
級古蹟。
2006年7月行政院核定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館址;2011年2月28日,「二二八國家
紀念館」正式開館營運,邁入二二八平反運動的新里程碑。(文字轉貼自:這裡)
美麗的陽台卻不能走過去吹吹風~
這幾年也讀了不少228受害者的故事,所以就沒逛二二八事件的展區...
二樓的空間很大
美麗的百合花吊燈
看過八堵車站事件,高雄車站的二二八事件還是來台北的前幾天才看到
高雄二二八事件中,離火車站有點距離的高雄高工也參戰了,突然好以身為雄工人為榮。
當台灣人歡天喜地的回歸祖國,怎麼會想到迎來的卻是全台在日治時期時受教育的菁英被以
各種殘忍手法殺害的結果,二二八事件是時代之罪,如果加害者有那麼一點點覺得後悔,也
不會每逢二二八紀念日就有各種聲音出現。
228剛過的3/1來台北就逛了一個讓人心情沉重的地方,走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看到在陽光
照射下閃閃發亮的新綠,希望未來會越來越好~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在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02-23326228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 AM~17:00 PM(週一休館)
休館日:每週一/國定假日次日/選舉日/春節期間/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
館方另行公告之必要休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