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掃墓叫掛紙,通常會在元宵節過後清明節之前選一個好日子掛紙...
客家人把掃墓名為掛紙的由來,相當遙遠。相傳唐高祖李淵在未登基前,因征討四方,終年
在外,多年後被封為唐公時才回家省親。但此時他母親已去世多年,唐高祖雖知母親葬於南
山的墳墓裡,卻因荒煙蔓草而遍尋不著,只得將紙帛撕碎,讓風飄去,並默默祈禱,希望母
親地下有知,接下紙帛以利辨識。
說也奇怪,當他祈禱完,天空真的就飄下一張紙掛在一座墳塚上,任憑大風怎麼吹也吹不走,
高祖因此認出亡母的墳。以後的人掃墓時就依據當年的月數,用12或13張象徵陰間鈔票的「
銀紙」,分散在祖墳四周,希望祖先永不缺錢。同時,拿一張雞血紙,以小石頭壓在墓頭上,
表示這是有主墳墓,其子孫年年都有來祭拜,這就是掛紙的由來。(轉貼自:掛紙)
好山好水好風水,沒想到美濃還有這種秘境(最好算啦!),不過站在高處遠望真的還挺美的
說~~~
通常農曆年還沒過完就會有長輩打電話來說掛紙的日子,對huey媽這個福佬人來講這些話
不算在過年的吉詳話裡頭,於是每年只要聽到huey媽掛上電話後含著暴走的碎碎唸就知道
又要掛紙了。往年都是由我們叫"教冊阿叔"的叔叔選定一個吉日掛紙,去年"教冊阿叔"過世
了就沒人選黃道吉日,經過商議後就選在huey老家的庄頭公定的掛紙日來掛紙。
huey家的祖墳原本在'深山林內",小時候去掛紙都要走那種一不小心就會咕嚕咕嚕滾下山的
山路,早逝的爺爺和小叔叔沒葬在祖墳,於是要掛紙的地方就有三個,每年的掛紙都有點像
在趕攤;不過小孩子的心思都放在那時剛好結實纍纍的桑椹,每年都嘛在比誰桑椹摘的比較
多,有養蠶作業要作的還順便採桑葉回家餵蠶。
早早就掛紙完的huey家通常清明節時就是回huey媽家掃墓但就不用趕攤,讓huey一直以
為只有huey家是醬,剛搜了一下發現掛紙"趕攤"在客家人裡還是蠻常見的,這種掛紙"趕攤
"的日子直到前幾年祖墳遷到美濃才結束。(連去看:掛紙)
堂哥看到huey在拍照就虧huey是第一次來哦!huey說因為最近在學習客家文化,自己家掛
紙當然要記錄一下ㄚ!
嬸嬸找到沒掛完的紙本來要自己去掛紙,huey想說要給那些小鬼們學習,就叫小鬼們去掛上
新的紙,小鬼們從本來的不願意最後根本玩起來了,也是福佬人的嬸嬸說她也不知道這叫掛
紙,還被自己的孫子給問倒了(小鬼上鄉土課程剛好教到);客家人掃墓叫掛紙指的就是這個
動作,看到墳頭有掛上新的紙就表示這家掃完墓了。
huey媽找了半天的紅紙終於找到趕緊把紅紙壓在墓碑上,找資料看到以前的紙要滴上雞血
再掛到墳上,這應該就是huey媽在找紅紙的關係吧...
聽到鞭炮聲就表示又有一家掛紙完成了
現在掛紙走的山路真是叫風景路線,吾家二號在攻頂時還傳來一聲好大聲的”厚”,被姑姑偶
吐槽走不到5分鐘的不陡山路就在喊累了,平時被阿嬤帶去朝山真是白訓練了...
打水飄就這麼有精神!!掛紙時講了半天的打水飄功夫,實際上場時根本就是在往水裡丟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