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有一群為了找回賽德克族群的驕傲的巴萊們,發起了這麼一場戰爭...
霧社即為今日南投縣仁愛鄉的舊稱,乃因其終日雲霧繚繞,因而得名,更因為此地的氣候特
性,每年冬沒春初之時,山區內櫻花盛開,繁華美景,競相爭艷,因而又有櫻都之稱的美名。
霧社位臺灣中部山區,濁水溪上源於此。當地原住民賽德克族人因地處台灣中央地帶的深山
,尤屬與外界接觸稀少之部族,以數十至數百人為單位,組成部落的霧社群賽德克人,居住
在霧社台地。計有馬赫坡社(Mhebu,今廬山溫泉區)、荷戈社(Gungu,荷歌社,今春
陽部落)、塔洛灣社(Truwan,今春陽溫泉)、波亞倫社(Boarung,今廬山部落)、斯
克社(Suku,今台14線雲龍橋附近)、羅多夫社(Drodux,今仁愛國中至清境農場附近)
、巴蘭社(Paran)、塔卡南社、土岡社、西袍社(Sipo)、卡茲庫社等十餘部落。
由於居於中央山脈中央樞紐的重要地理地位,日月潭及周邊的霧社,自日治初期即是台灣總
督府開發山地林礦資源的重點地區─遭到地域性強烈、不受拘束的賽德克人反抗。1897年日
方為開闢道路,派出測量隊至霧社一帶進行探勘,遭到賽德克人攻擊而全滅;將賽德克人視
為反抗者的日方因此展開對霧社的經濟封鎖,於1902年試圖將既有隘勇線向深山推進,再次
與賽德克人發生人止關事件,賽德克族雖然於此役擊退日軍(賽德克人因此役日軍士兵頭戴
紅色軍帽,日後稱日本人為紅頭人"tana dulu"),但仍因日方策動的姐妹原事件及持續的封
鎖而無以為繼,最後在1910年代向日方降服。
1930年10月27日,莫那魯道率領族人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也襲擊學校、郵局、
官吏宿舍等,在霧社公學校,參加運動會的婦女與學童遭到了賽德克族無差別攻擊,只要是
日本人皆一律殺害,共殺死能高郡郡守小笠原敬太郎等日本人134名(大多為婦孺)、重傷
26名,誤殺2位著和服的漢人李彩雲與劉才良,並殺傷215人,從警察單位獲得槍枝180挺
和彈藥23,037發,同時切斷通往外地的電話線。
事件爆發後,總督震驚,臺灣總督石塚英藏立即著手軍事行動,調派臺北州、臺中州、臺南
州、花蓮港廳之軍隊、憲兵、警察等部隊開往霧社,由鎌田彌彥少將擔任總司令。抗日族人
回部落後,分成「塔洛灣」及「馬赫坡」二條戰線。塔洛灣戰線由荷戈社頭目塔道·諾幹
(Tadaw Nokan)率領,馬赫坡戰線由莫那魯道率領。1930年10月31日後,除馬赫坡社外
其他部落都被軍警佔領。抗日主力退到馬赫坡社。11月2曰馬赫坡社被軍警佔領後,起事原
住民退入溪谷,利用懸崖絕壁的地勢作戰。
2011年魏德聖導演的電影賽德克。巴萊讓霧社重回了台灣人的眼中好一段時間...
1930年11月5日,日軍臺南大隊死傷頗重。遂投擲違反國際公約之「糜爛性毒氣彈」(路
易斯毒氣彈),原住民退守,不是陣亡就是在巨木下自縊。最後莫那魯道看見大勢已去,於
是在山洞裏把兩名孫子槍殺,連其妻子之屍體一併焚毀,再以三八式卡賓槍飲彈自盡。
而莫那魯道在山巖的兒子達多。莫那不接受招降,與被迫前來招降的妹妹(馬紅。莫那)訣別
後上吊自盡。參與霧社事件的六個部落,共1236人,最後有644人死亡,其中267人被殺,
290人自殺。
莫那魯道死後,屍體沒有完全腐化,一半變成木乃伊,1933年才被尋獲,1934年先是在埔
里能高郡役所落成之際被展示,接著送到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作為人類學研究的標
本,但隨即被「借展」。
1934年7月1日,在新高新報社舉辦、警察協會、消防協會協辦的「警察展覽會」上,莫那
的遺骸,第二度被公開展示,地點換到臺北植物園內,開幕式上,總督府總務長官平塚廣義
賽德克。巴萊讓霧社事件又回到鎂光燈的焦點之下,只是...
在霧社事件的追思會上我們的官把霧社事件當做炒作而已,看著馬紅。莫那的女兒-張呈妹
落莫的眼神覺得好心疼哪!!
1973年臺灣學界討論花岡一郎與花岡二郎的忠奸問題,而注意到莫那·魯道的遺骸仍在臺灣
大學時,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代主任李亦園與校長閻振興寫信給臺灣省主席謝東閔,建議應將
遺骸妥慎安葬,臺灣省政府方面亦接受此一建議,於10月24日自人類學系標本館將骨骸迎
回霧社。
1973年10月27日於霧社事件四十三週年的日子,將遺骸入土。
小小逛了一下,這公園平日應該無人打理...
霧社事件紀念公園裡原本沉睡著的是因為挖防空壕渠而意外發現的三十幾具志士遺骸,於民
國42年建立了霧社事件紀念公園,後來找到老莫的遺骸之後才把老莫葬了進去,43年後回到
人事已非的故土,老莫在彩虹橋那端如果有知,不知是如何的感慨...
若不是咱們的當政者著眼於霧社事件的"抗日"也不會有這麼一座公園可供後人憑弔...
這回只是路過來休息一下,下回要細細看看霧社...
仁愛鄉公所外的賽德克人形牌
路邊美麗的舊橋
觀音吊橋
站在橋邊猶豫了一下要不要走吊橋過去對面逛一下,後來因為有點累而作罷
在路邊發現橋還留著舊名,瀧是日文的瀑布,那時只是想著原來這裡有瀑布,回來後爬文才
知道路程只要五分鐘就可以走到底層瀑布,大約半小時就可以走透透的樣子,不過~還是留
待下回再探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