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尋六堆客家軍的乙未戰役路線,佳冬的最後一站...

清同治13年(1874)三月日軍進兵琅嶠(恆春舊名),發生牡丹社事件,雖然同年十一月日

軍退兵,但此事件使得清廷積極經營番地,調重兵至臺灣進行開山撫番工作。總兵張其光指

派李光副將,廣西蒼梧人,同治13年(1874)統領振字、福靖兩營官兵駐紮石頭營,設番學

校,教化原住民(現留有三級古蹟敬字亭見證)。光緒五年(1879)李光將軍統領的振字、

福靖兩營官兵開山修闢三條崙古道,適遇盛秋,颱風驟雨有許多死於山洪暴發,事後將其葬

於佳冬東邊,並建忠英祠加以祭祀。

造型簡單的忠英祠卻有著一段先民開拓的血淚史...

佳冬鄉老鄉長,蕭達梅的第六代嫡裔蕭福應,在蕭宅正廳裡用河洛語述說當年先民開山撫番

的傳奇故事:「平地的客家人來太多,佔了土地。山地人加里番沒辦法活,就和我們平地人

相刣。」

居住在佳冬一帶的先住民是平埔族西拉雅族馬卡道支族的力力社人,為了防番侵擾,咸豐年

間,清廷派遣李洸將軍,率領兩營一千五百名的廣東兵,駐紮在石頭營。

這幾年看了些台灣的歷史,覺得我們白浪都說原住民是騷擾開墾,可是其實是我們白浪搶了

原住民的土地,蕭老鄉長並沒有說原住民騷擾,反倒是說我們逼得他們沒辦法活,這個依照

事實的說法很棒~

「我高祖是李洸將軍的部將,咸豐十年左右,他們和力力社酋長阿必旦領導的加里番作戰,

 被殺得很慘,死傷上千人!」蕭福應回憶說。

今天在佳冬鄉和枋寮鄉交界處,還可以找到一座「石頭營聖蹟亭」,是當年駐軍焚燒軍用文

書的所在,證明了這段漢番折衝的歷史,我們不由得想起長治智山公開水圳遭番害的故事,

看來開發史上的漢番衝突真是無所不在。

蕭老鄉長吐口煙,繼續追憶說:「有一次好不容易和加里番人協調,準備開一條路大武山到

台東,想不到一場颱風引發了洪水,把紮營在山溝裡的五、六百人全部淹死,路也就沒有開

成了!」

這真是一段慘烈悲壯的歷史啊!「後來李洸將軍就把開路淹死的人、和戰死的廣東軍人合葬

在一起,叫做『忠英祠』。到了光緒二十一年日本人攻打佳冬,六堆義軍在我們蕭家步月樓

和他們相刣,戰死的六堆英雄和日本兵也都一起葬到忠英祠裡。」蕭老鄉長對忠英祠的歷史

典故知之甚詳。

也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後來日本人在佳冬修築軍用機場,雖然經過忠英祠,卻不敢動其毫髮,

甚至於還派人參加忠英祠的祭典,先烈們的英靈才算得著了應有的尊重。

(文字轉貼自:這裡這裡)

老師在說完正史後說了一段日本軍官託夢說想回家的故事,很遺憾的是因為資料不全無法找到

,到現在還沒辦法送祂回家...

連去看:步月樓戰役陣亡日軍英靈託夢想回日本

主辦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還準備了祭祀用品要祭拜先民,老師還很慎重的唸了祭文,祭文

有點長,就不放上來了...(其實是懶的打字~)

也有供奉在忠英祠的先民後人尋線找到忠英祠,每年蕭家都要在報紙上刊登祭祀的消息,好讓

後人來祭拜。

忠英祠的後方是在戰爭中犠牲的先民長眠之處...

回來看照片看到忠英祠旁的樹上的白影以為是先民顯靈了,後來才想到那是燒金紙的煙...

呼~自己嚇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ey 的頭像
    Huey

    ~Huey's simple life~

    Hu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