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停在二結時看見二結穀倉的看板就想來看看...

蘭陽多雨潮溼,為維持稻穀的品質,穀倉是農家必要配備的設施,在日治初期,沒有較大

規模的農產品專業倉儲。大正9年(1920),宜蘭利澤簡名醫林木溪和林木火昆仲等社會

賢達發起成立「有限責任利澤簡信用組合」就是現在五結鄉農會的前身;在昭和10年

(1935)增設大型磚造的附設農業倉庫負責倉儲五結庄轄內公糧,就是今天的「二結農會

穀倉」,地方居民簡稱「二結穀倉」或直呼倉庫。

查資料看到二結穀倉有三個建立時間,有昭和3年、昭和5年(1930),還有上述的昭和10

年(1935),真是亂內...

二結穀倉是五結鄉歷史最悠久的農產專業倉庫。倉庫前原本有一片寬敞的空地,是附近居

民曬穀、休憩和孩童嬉戲的好所在;後來分別在1937、1953年各增建較小型的倉庫一座

,到了民國82年(1993)因倉庫老舊,管理不便,農會另覓地新建「孝威糧肥集中倉庫」

,原二結倉庫就停用棄置至今。

和志工阿姨聊起來才知道原本二結穀倉要被拆掉了,是協會發起保存運動才留存下來的...

上面那張照片上的說明提到還有一座泰雅人的穀倉被移至四季國小內....好想看哦...

把台鐵要報廢的車廂拿來當廚房和廁所...也太酷了吧...

日治時代末期,爆發東亞戰爭,日本統治者為控制糧食運用,經常派員到農家調查每家的農

地面積、生產量,並計算出每家人口需多少糧食,多出來的稻穀全要繳交出來作為軍糧,二

結榖倉將稻穀加工處理後,透過緊鄰的二結火車站運送到基隆、台北,台灣光復後,稻穀改

為自由買賣,但農友仍會將農作送抵二結榖倉銷售,榖倉內當時大都仰賴勞力,工人需扛起

上百台斤的稻穀上上下下,倉內的勞力市場成為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的最佳寫照。

昔日的二結榖倉因勞力密集,自然聚集許多攤販,吃點心的員工,商賈們來來往往,形成

熱鬧的市集,之後,農業沒落,再加上設備老舊,建築不易補修,二結榖倉過去的風華逐

年褪去,直到民國八十二年,五結鄉農會另建新的榖倉,二結榖倉仍閒置至今。

高達三層樓的碾米機

米娃娃放在電鍋內...雖然覺得很跳tone,但回頭想想米就是要放進電鍋裡煮的呀!

二樓的展示

那四支竹編的管是是給稻穀呼吸用的,免得溫度過高讓穀子發芽

佔地九百多坪的二結榖倉,前身是「利澤簡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內部的空間規劃分

成「農會辨事處」、「碾米工場」及「榖倉」,由三部分連接而成的長型空間,其牆面為

磚造,倉庫內的木造設備均採最上等的檜木材質,有通風防潮設計,堪稱是當時地方上最

新式的建築之一。

有種走到豬圈的感覺~

測量稻穀存量的度量尺

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在宜蘭縣五結鄉三興村復興中路22號 (03)9600277 9501680

開放時間: 08:30-17:30 休館日:週一休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節日休館

票價:門票50元,可抵用餐飲現金50元(限當日)

導覽:1. 每日10:30、15:00、16:00免費定時導覽服務。

   2. 導覽解說費用:每梯次500元(限20人以下)。

Email:darj9501680@gmail.com.tw

資料來源:

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

宜蘭縣大二結文教促進會-二結穀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ey 的頭像
    Huey

    ~Huey's simple life~

    Hu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