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里港國小的敬聖亭上的色彩讓人眼前一亮~
里港國小內有一個古老的敬字亭(或稱敬聖亭),據鄉志記載清光緒3年(1877)建雪峰書院
,敬字亭或許同時建立。此座敬字亭的起造,旨在提倡儒教,尊重聖賢,教人須惜紙,不
可亂丟踐踏,凡不用之字紙,必須投入亭內燒毀。國民政府來臺後,於里港國小興建校舍
校園時依原貌略加整修,原有地坪因校園鋪面抬高已將原亭腳埋入。敬字亭本有多種名稱
,原來的字跡難辨識而以敬聖亭稱之。據傳原惜字亭位置並不在現址應與書院一起,現址
為後來所遷置。
最先也以為是以前的官以為學校是敬字亭的最佳去處,因為萬丹的某間國小裡也有一座敬字
亭,但是看到另一篇文章得案情不單純。
雪峰書院原為里港孔廟附設書院,在日治時期的明治33年(1900)8月改為里港公學校,借
用孔子廟(雪峰書院原址)開學上課,稱為阿里港公學校(隸屬於阿猴廳),而後雪峰書院毀於
大火,敬字亭為唯一遺跡。
原本是孔子廟附屬的雪峰書院後來改為里港國小,應該只在里港國小範圍內移動。
里港國小敬聖亭亭體為六角形,亭高約4公尺,共有4層。
目前看到的敬聖亭外觀幾乎和古代建築相近的建築手法,第一次看到色彩配的這麼漂亮
,讓人眼前一亮的敬聖亭。
底部第一層與第二層均為六邊形基座。
第一層的塗裝整個掉光光,第二層則是字跡和原有的裝飾都糊掉了
只能隱約看出是敬和亭二字,聖字則完全看不出來。
裡面有燒剩的樹葉,看起來是拿來燒落葉和樹枝。
第三層為六邊形的送紙口,分別有四個開口並用磚雕收邊框,外觀並題有忠恕二字。
想說這開口也太通風,原來是送紙的地方
看不出何年安上的忠恕二字
感覺這座有百年歷史的敬聖亭以前的日子不好過,渾身傷痕。
敬聖亭的紅磚外露,不知原本是什麼模樣。
還好外表塗裝的配色很合還不錯看。
突然想到敬聖亭原本應該是紅磚,因為里港國小校舍整修才包覆上水泥。
這座敬聖應該是少數保留下來的非客家的敬聖亭,也為有百年歷史的里港國小添上一篇值得
書寫的故事。
歲月的痕跡...
第四層也是最上一層為傳統建築造型的小屋,屋頂起翹,二坡懸山式屋頂。
小小的很可愛~
百年校園裡有蠻多老樹的
里港國小的開放時間:
里港國小在屏東縣里港鄉過江路41號 08-7752161